2017-06-08永顺人生
猪圆环病毒2型(PCV2)能够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该病出现于九十年代中期。PCV2感染的仔猪通常伴随有体型消瘦,淋巴结肿大,黄疸和呼吸道疾病等症状。此外,PCV2还与其他猪病原体形成协同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和猪肺炎支原体等,导致猪群的生产率和存活率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一、十年来PCV2商品化疫苗的成效
根据四家美国兽医诊断实验室汇总的数据,自2006年商品化疫苗出炉之后,极大程度遏制了PCV2病毒的流行(如图1)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不管是传统灭活疫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后仔猪就PCV2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平均日增重(ADG)相较于未免疫个体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免疫后的母猪也能够给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从而大幅提升仔猪的成活率。综合2006到2008年两年间的66次疫苗试验的结果发现(试验猪共39,402头),免疫商品猪的平均日增重相较于未免疫猪增加41.5克,死亡率下降4.4%,而免疫后保育猪ADG同比增长33.6克,死亡率降低5.4%。而英国临床研究的效果更加突出,免疫后仔猪从哺乳期到出栏死亡率下降50%,平均日增重在3到22周之间增加680g。估算接种疫苗后每猪养殖成本节约19.2英镑,投资回报比率达到1:7。
二、 PCV2疫苗的免疫机制
PCV2疫苗的良好效果不容置疑,但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机理并非十分清楚。研究表明中和抗体的产生与细胞免疫都对PCV2的抑制起着重要作用。发病猪相较于感染后不发病的猪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体内非特异性免疫与中和抗体水平低下,IL-10却维持在较高水平。高水平的IL-10和低下的非特异性免疫会导致免疫抑制的发生。而IL-10的产生是由PCV2衣壳蛋白(Cap)引发的,所以现在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针对Cap蛋白而研制的。自然感染的PCV2还能干扰T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进一步减弱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能力。值得高兴的是,PCV2疫苗能够有效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加强细胞免疫的能力。研究发现PCV2疫苗的免疫能刺激CD4+CD8+记忆T细胞和IFN-γ的分泌,有效地维持猪的免疫能力和对病毒的抑制。
三、 新型毒株的崛起
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正视PCV2造成的经济损失。猪圆环病毒被发现时存在两种亚型,分别为PCV2a和PCV2b。2000年以后,PCV2a作为起初主要造成PMWS的亚型正在逐渐被PCV2b代替,如今的主流亚型已经变成了PCV2b。不仅如此,2012年发现的一种PCV2b的变异株(PCV2d)表现出更高的感染性和致病性。而目前市面上所有的PCV2疫苗都是针对PCV2a亚型的,所以面对新型毒株的出现,虽然现有疫苗仍然展现了对新型毒株较强的交叉保护效果,但有研究指出,随着新型毒株的不断变异,现有疫苗的保护效果正在逐渐下降,所以需要加快新疫苗研发的步伐。
四、 新疫苗的研发
新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生产效率、提升疫苗针对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范围和研制能区分感染与免疫动物(DIVA)的疫苗。为了做到以上三点,许多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当中。其中一个是以PCV2或PCV1的基因组作为骨架,表达外源表位而发展形成的二联活疫苗,例如把蓝耳病毒(PRRSV)和口蹄疫(FMDV)的保护性抗原表位表达在圆环病毒Cap蛋白的C末端,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另一个新型疫苗仍是以PCV1作为骨架,把传统疫苗中的PCV1 ORF2替换成PCV2b ORF2,使新型的疫苗覆盖如今主流的PCV2b亚型。还有通过基因工程在疫苗中加入免疫增强细胞因子如白介素等等。
五、总结:
自PCV2疫苗问世十年多以来,为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疫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养殖户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对新型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虽然现有疫苗仍然能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停下对新疫苗研发的步伐。
本文观点来源于:
来源:永顺人生